肯德拿到去美国签证的那一天,是他两个月以来最开心的一天。
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。我们四个兄弟,也是同一间屋子的室友。老大学计算机,网名肯德;老二是帅哥大家叫他雪儿,每次聚会总是吸引不少女生的目光;窘迫在我们四个中排行老三,但是最高,学中文,爱写散文,话不多,但有哲理的话总是从他那里冒出来。我像是个毫无特色的人,除了喜欢做实验。
大一时我还什么都不懂,老大已经开始忙着买红宝书。他书架上有厚厚的英文字典,贴着一行字:四年后,美国,我会在那里。他是我们中最明白自己目标的人。其他的人,多半和我一样,懵懵懂懂地开始上课,做实验,写论文。仿佛还像高中生一样,习惯每天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,一旦没有人管,就好像少了些什么。
我们很认真地聊过理想这回事。肯德说,他想当科学家。我们就笑,说十年以前每个人在作文里,大概都写:我的理想,是长大了当一个科学家。“要不然就是老师。”窘迫抢着说,“那时候,觉得老师是最大的,将来如果能当老师,一定很威风神气,没有小朋友敢欺负。”
我童年时也梦想过当科学家和老师,高中的时候选了理科,因为喜欢做实验的感觉。那种感觉,好像事情的每一步,你都看得见,都能掌控,而且,错了还可以重来。生活若是能像试管那样透明就好了,可惜不然,许多时候,我们无法控制生活,所以愈加喜欢在实验室的生活,单纯沉静。
窘迫最后选择了我们童年梦想过的职业。他要去当老师,而且,不是在繁华的都市,也没有可观的工资。他申请去了青海,那儿有个全国志愿者的支教项目。他说自己是从农村来的,知道山里的孩子会有多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。
我早早地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,少了申请出国的辛苦,少了找工作的忙碌,少了选择的彷徨,也少了很多刻骨铭心的回忆。
终于可以痛快地怀念四年的生活,怀念每一次喝醉,甚至每一次争吵。自进入七月以来,我第一次感到鼻子酸酸的……酒过三巡,回想起老二之前未曾提到过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,老二支支吾吾说了还没起色以后再说吧……大概过了一年我们仨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老二去开店创业了,在泉商创享空间开了店。
我们找到了老二问他:雪儿,还记得咱仨吗?老二有点意外地看着我们,嘴上没答应,不过含泪的眼眶已经说出了答案。
我说需要哥几个帮助吗,一个人后创业不累吗?
不累的,实习那会我去了泉商创享空间,里面的都是业界的大前辈们,受其感染我加入了创业团队,第二年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,这里面的人也很喜欢我,这里的氛围和环境很适合我,前辈们也很支持我所以我打算继续走下去
肯德非常激动的问:自己的一个弟弟大三,也想创业,我让他找你,好好学习!
老二会心一笑,打开微信向肯德推荐了二维码